圖:喜歡「神農街」散發的樸實味。
前往「神農街」途中剛好遇上廟會慶典 整個大塞車
原本想放棄 後來把停在附近 決定用步行方式前往
在巷弄裏穿梭著 終於讓我們找到傳說中的「神農街」
圖:個人中意咖啡廳外這張椅子,有孔雀開屏的FU。
這間TAIKOO太古101咖啡廳位於神農街101號
有咖啡 下午茶 鬆餅 三明治 看來生意不錯
這棟建築物與神農街上的木造房截然不同
算是新建築 個人還滿喜歡他圓弧的設計
大門上的玻璃窗有繽紛 略帶淡淡復古味
這家「神農酒館」外的鞦韆搖椅很搶戲
門上寫著「OPEN time看心情」~有個性
這家「JOE BAR酒吧」從外頭看起來
門面有用心做裝飾 散發新舊衝突美感
圖:中國畫專賣店,「神農街」上的房子清一色為兩層樓木造建築。
「神農街」是台南目前保存較完整的街道
清朝時期可說是最熱鬧的一條商業街
圖:門聯寫得好藝術,完全看不出這家是做啥或賣哈來著。
「神農街」的舊名為「北勢街」
因臨近碼頭的地緣關係而衍生的商業街
兩百多年前商人的貨物從港邊碼頭卸下後就近運到這兒
為了兼具方便貨物存放與做生意的機能
老店屋的基本結構是
一樓作為談生意的店面
二樓為存放貨物的倉庫
當貨物由南勢港碼頭卸下
碼頭苦力將其運到港邊店屋
工人便由二樓開的小門放下繩子將貨物拉上去存放
造就了兩層樓高的房子上下都有一扇門的有趣景像
圖:年紀大對於這種舊舊頹廢的東西特別有鍾愛說。
後來隨著港口逐漸淤積陸化 商業重地轉移
「神農街」上人去樓空的屋子漸漸頹壞
這兒仍能保有清日時代若干的建築形式與色彩
可以說已經是台南市的特色 更是台灣的特色
2002年海安路開通時破壞了神農街部分傳統建築 引起當地居民的重視
2003年成立了「五條港發展協會」
除了推動當地的特殊祭祀傳統活動外
更努力活化「神農街」的昔日風采
開放為展覽場所 「神農街」搖身變成獨特的藝文街
這間「慢蝸牛。慢慢鳩」木工工作室不開放參觀
這裡的藝術工作室或店家都很有自己的個性堅持
圖:這牌子的制服對六年級生而言,是熟悉又懷念啊(愛瘋手機拍攝)。
圖:台灣人很喜歡塗鴉告白的習性真的很有趣。
看到門上貼了這麼多「滿」字
可見這戶人家對「滿」字的喜愛
回家看了照片才發現門上好多人名
台灣人好愛隨手塗鴉留名字或告白
果然每個國家的風土民情大不同啊
這家是塔羅占卜命理諮詢室的外觀好繽紛
窗戶上的剪紙及春聯配色感覺有給它用心
這位阿桑坐在門口遲遲不肯離去
最後只好讓她入鏡 感覺還不錯
圖:「永川大轎商號」的木門看起來好有歷史~好有味道。
「永川大轎商號」的創立者王永川 是一位神明木工藝品工匠
在這裡將近一甲子的歲月 見證了「神農街」的興衰起落
舉凡神明用的座椅 大轎 宗教界的人大力推薦永川號的手藝
不用一根釘子 完全用木雕與木工榫接的方式製作 是做神轎的招牌老店
圖:台味十足的塗鴉牆加上裸露的紅磚頭特別有味道。
圖:看到這片頹廢又台味的塗鴉~好興奮。
圖:這位阿伯的神情畫得好傳神,一直誤以為被生人盯著看。
圖:除了台灣味的塗鴉風格,同時存在著超現實畫風。
圖:別著蝴蝶結,身上穿著勇字,抱著大香蕉的熊及白雪公主機器人,引吸我的目光。
圖:聽說「神農街」是越夜越美麗,許多藝術工作室都是傍晚才拉開店門。
在「神農街」上想像過去的台灣
原來我們曾擁有過如此純樸風景
總覺得台灣大都市的建築很雜亂
大家總認為房子要新的才是最好
深不知過去留下來的老建築是寶
覺得這些老東西消失了 好可惜
很開心像「神農街」這樣的老街被保存下來
台南。神農街(北勢街)怎麼走?
電話:06-2991111(台南市政府文化觀光處)
檢視較大的地圖
‧覺得文章不錯請給我一個『讚』作為鼓勵喔!